护理学院学科学术交流系列活动学术沙龙第105期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护理学院于2024年6月28日12:30在腾讯会议举行了线上学术文献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李老师担任指导教师,2022级冯医农同学、2023级刘丽娜同学向大家进行文献汇报,2022级、2023级全体研究生参会。

冯医农同学分享的文献为《分级肺康复护理方案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文章旨在探讨分级肺康复护理方案在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便抽取2022年8月-10月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ICU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级肺康复护理方案,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评分、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ICU住院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分级肺康复护理方案可以预防ICU病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改善呼吸功能、上肢功能和缩短ICU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家庭经负担,但本研究制定的肺康复方案仍需继续完善,并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验证。

刘丽娜同学分享的文献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文章基于应激作用过程理论,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期为制订缓解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同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生活定向测验问卷修订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4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得分为(49.52±10.93)分,自我调节疲劳与症状困扰、疾病感知、回避应对方式、屈服应对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气质性乐观均呈显著负相关;与面对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MHD 患者SRF受到多种内外因素交互影响,护理人员在临床中应明确SRF的影响因素,以及通过何条路径影响SRF,及时有效地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发挥积极因素的正向作用,削弱消极因素的负向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的SRF。

分享结束后,李彬老师分别对两位同学的分享做出了精彩的点评,强调论文写作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重要性,并指出研究内容应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拓宽了同学们的写作思路,为同学们日后的护理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方法。此次学术沙龙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氛围,助力了我院研究生提高学术能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学术交流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