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 |
现任领导 | |
组织机构 | |
岗位职责 |
护理学专业创办于1986年,2000年学校成立护理系并开始护理学本科人才的培养,2006年获护理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色专业”,2012年中医护理学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4年获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5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二批品牌专业,2016年护理学专业被吉林省确定为“专业转型”试点专业,2018年获批护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评定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B类”和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2019年获批吉林省一流专业,同年获评吉林省专业转型示范专业,2021年获评教育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评吉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3年获中医学二级学科中医护理学博士授予权,同年获评长春市“三八红旗集体”。
现有国家一流课程1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2门、吉林省一流课程2门、吉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吉林省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1门、吉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吉林省精品课程3门、吉林省优秀课程2门、吉林省学科育人示范课程1门、吉林省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1个、校级一流课程17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0门、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3项,吉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
获全国优秀百名中医护理标兵1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1人,吉林省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1人,吉林省教学新秀2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
学院设有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基础护理教研室、第一临床护理教研室、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人文护理教研室、中医护理教研室。现有教职员工3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讲师15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专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目前在校生总数达1371人,其中本科生1240人,研究生131人。
近五年,新增科教研项目180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46项,厅局级76项,校级46项,横向课题7项;科教研经费共计553.1万元;发表论文336篇,其中SCI收录20篇、中文核心60篇;获发明专利7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完成中医护理技术地方标准区域推广1项。
教师团队获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全国护理本科院校教师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获心电监护、单人心肺复苏、密闭式静脉输液三个单项一等奖,获三项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获吉林省高校就业指导网络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吉林省智慧课堂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三等奖;获吉林省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三等奖。学生代表队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赛道东北华北分区赛团体特等奖,获全国总决赛铜奖。
秉承学校“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训精神和“多维、开放、经营”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厚基础、精技能、强中医、重实践”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中西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及较强的专业发展潜能,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自200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学院共培养16届护理硕士研究生,共计255人。在研究生培养中,护理学硕士授权点有四个研究方向,即中医护理学、康复护理学、人文护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中西医结合外科护理实践研究、中西医结合內科护理实践研究、护理管理与实践研究。
学院于2009年提出“实习-就业联动”模式。该模式是以用人需求为平台,以学生就业意愿为依托,以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完成学生就业为目标的工作方法。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已经形成了立足本省,辐射北上广深津等城市的实习、就业布局。学院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海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中医药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好望角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浙江省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连云港市中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乐群院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四平市中心医院等26所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毕业实习基地。
为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学院学生工作提出学生六大能力提升计划,即依托“学子讲堂”,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为今后在临床开展健康宣教奠定基础;依托“轮值班长”,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岗位胜任力,为学生将来在临床上处理综合问题、复杂问题,完成病房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依托“护理礼仪风采大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服务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依托“护理技能操作大赛”,扎实专业技能,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依托科研立项活动,逐步建立科研意识,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依托“杏林天使志愿服务团”,提高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护理学院将以建设国家一流专业为基础,强化教风、学风建设,突出特色培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对标同类专业高位,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达到教学理念更加先进、教学基础更加扎实、专业特色更加明显、专业底蕴更加深厚,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努力为学校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