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招季,这段时间也是劳动者换岗求职的高峰期。但在求职过程中,要警惕招聘骗局。
一、警惕网络信息误导
可以借助多方渠道核实信息,比如企查查、天眼查、学校的官方就业网站等,确保选择的行业和公司,包括就业地点都是真实存在的,并核实是否曾有不良信用记录。
二、提高辨别求职“陷阱”的能力
不盲目相信各种承诺和吹嘘。一些不写在合同上的信息,都有可能是虚假承诺。查询公开信息和公司官方网站,了解公司背景和口碑,更准确地评估求职机会的可靠性。
三、提高维权意识
(一) 如果发现自己因就业歧视、虚假承诺或违法行为导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 如果有劳动维权方面的问题,可以拨打当地的12333或者查询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联系方式进行投诉和反馈,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遇到这些情况,一定要警惕
(一) 面试只“画饼”不谈待遇。一家公司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尤其是到了谈入职offer的时候,只强调美好的前景和发展机会,而回避谈论具体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另外需注意,所有口头承诺,不写在offer、合同里的待遇,不要有过多期待,公司很有可能不兑现。
(二) 入职缴纳押金、培训费甚至扣押身份证件。合法的公司不会要求求职者支付押金或培训费用,更不会扣押求职者的身份证件。面临这种情况时,要坚决拒绝,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陷入法律纠纷。
(三)“粉饰”岗位。一些不靠谱的公司,可能在招聘广告中夸大岗位和待遇吸引力,但入职后的实际情况与所描述的情况完全不符。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面试问题、问题考察能力点和公司在招聘广告中的信息不符,千万要提高警惕!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学生就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