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为特色,系统全面的阐述各科病证的预防、保健、康复、调摄和护理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中医临床与护理相结合的具有中医理论基础、独特护理技术、护理方法的应用研究型学科。我校中医护理学科目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具有较好的理论、实践研究基础。目前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三个研究方向。
1. 中医护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探究中医护理理论精髓,对中医理论中具有独特护理观点、养生调摄方法、人文护理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总结,以经典医史典籍、各家医案、名家访谈为研究对象,开展经典典籍护理元素理论研究、各家医案护理特色研究、中医名家护理调摄理论研究。系统的梳理中医学中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内涵、理论价值、理论意义,及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探讨中医护理理论的实践性、完整性、传承性。总结中医护理理论、践行中医护理实践、构建中医护理发展的整体框架和未来发展方向。
2.中医护理方法及机制研究
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性、效应性及作用机制研究。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的八项中医护理技术入手,围绕耳穴压籽、拔罐、刮痧、穴位按摩、艾灸、湿敷、熏洗、涂药等中医特色技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研究,围绕技术规范性、技术效应性,确定优势病种、优势病证、优势技术规范,适时的推进中医护理技术的作用机制研究。
3.慢病中医护理研究
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慢性病的发展规律,围绕临床发病特点开展患者的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情志护理、康复护理、对症护理研究。以朴素的中医哲学观(阴阳、五行理论)、“治未病”“天人合一”观等为理论基础,围绕中医护理优势病种,开展慢病中医康养及调护研究。包括病室及环境准备、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研究;普通膳食、治疗膳食和饮食健康养生研究;病证中药煎煮内服、外用护理方法研究,药食作用及不良反应研究;中医情志调护研究;中医保健功法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