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激发科研热情,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护理学院于2025年01月02日12:30在腾讯会议举行了线上学术文献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李彬老师担任指导教师,2023级护理研究生卢金凤、2023级护理研究生杨倩进行文献分享,2023级、2024级全体研究生参会。

卢金凤同学分享的是《我国护士处方权实施现状》,主要讨论了护士处方权的发展历程、模式分类、必要性及相关法律政策等内容。传统上处方权由注册医师专属,但护士处方权在国际上已有成熟实践,包括独立、补充、结构化和紧急处方等形式,涵盖药物与非药物处方。我国自2001年引入专科护士理念,“十二五”期间开始专科护士培养,近年部分地区试点推行护士处方权,如安徽省和深圳市在特定领域赋予护士部分处方权限。护士处方权有助于提升职业发展、改善护理体验、促进多学科合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尽管我国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完全法律化护士处方权,但部分地方已进行有益尝试并取得成效,国家层面的相关立法和政策也正在规划中。

杨倩同学分享的是《我国护士处方权实施建议》,包括了护士处方权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建议和前景等内容。我国护士处方权的推进具有提升医疗服务供给、降低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促进护士职业发展等重要意义。当前实践仍面临缺乏高级实践护士(APN)主体、处方权形式和内容不明确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诸多挑战。建议通过引入APN培养模式结合本土化培训与考核,优先试行非药物护理处方和补充处方,逐步建立护理特色处方集,并完善立法保障体系,明确准入标准和执业范围。在医护药协作中实现责任共担,通过试点地区经验总结推广,完善监督管理细则,推动护士处方权的合理化与规范化实施,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支持。

分享结束后,李彬老师对两位同学的分享进行了点评,选题紧扣当前护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持续推动护理队伍建设,通过《护士条例》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关于护士处方权尽管目前缺乏法律依据,但安徽、深圳等地的试点实践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华护理学会提出中医专科护士培养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护理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护理学研究生应结合国家政策和行业需求,提前规划职业发展,注重专科化和专业化,发挥自身优势,为护理事业的整体提升贡献力量。